商会动态

黄旭民率团赴香港参加饶平同乡会第十一届会董就职典礼

2008/4/1

330日晚,香港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展贸厅华灯高照,乡情浓郁,一派喜气洋洋,香港饶平同乡会第十一届会董就职典礼暨新春座谈会在这里举行。香港潮属社团总会创会主席陈伟南、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饶平委书记杨志明,以及各地潮属社团代表等出席了庆典仪式。作为香港饶平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的我会会长黄旭民出席会议.我会理事林冬莲等赴会祝贺,并送上"马到成功"纪念品。


骆文智在就职典礼上致辞。他充分肯定香港饶平同乡会在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促进家乡建设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他指出,香港饶平同乡会时刻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家乡人民永远铭记在心。他同时勉励香港饶平同乡会在新一届会董带领下,常回家乡看看,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近几年来,香港饶平同乡会带领广大潮籍乡亲发扬爱国爱港爱乡的崇高精神,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方针,积极配合特区政府依法行政,积极推动香港经济和社会向前发展。与此同时,香港饶平同乡会时刻关心支持家乡建设,为推动家乡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香港饶平同乡会会长黄成林先生表示,香港饶平同乡会将继续秉承良好传统,致力团结广大潮人,关心、支持家乡现代化建设,在团结乡情、促进和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以及促进家乡发展中尽责尽力。

 

[相关资料]<<访香港饶平同乡会会长黄成林>>

黄成林,潮州市荣誉市民,饶平县潘段村人,广东省政协常委、香港永大(集团)进出口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潮汕三市政协委员、饶平县政协常委、潮州海外联谊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汕头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潮商互助社永远名誉会长、香港饶平同乡会会长等职。旗下企业主要有:中国明华(香港)运输公司、福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广东永大运输有限公司、饶平县粤平货运有限公司、深圳保得丽昌运输有限公司、广东华强运输有限公司、广东华海运输有限公司等。 
      黄成林十分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捐资建设家乡学校,设立奖学、助学金,捐建镇道、村道等项目,总计人民币1000多万元。

 

黄成林,与共和国同龄,1949年生于粤东山区饶平县潘段村,家里有四兄妹,他排行老二。由于家境困顿,生活的艰苦迫使他只念到小学四年级便无奈地走上祖辈千百年走过的一条老路——种田。那时候,每当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走进学校,黄成林那对知识的渴求期待便愈益强烈,无缘继续学业成了少年黄成林的一件挥之不去的憾事。也许正因为这段痛苦的经历,使得黄成林发达之后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更加义无反顾。因为,他对失学儿童的体会比谁都清楚。 
     1979
年,黄成林已是而立之年,早已娶妻生子。就在这一年,年仅59岁的母亲患病去世。面对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家,黄成林告诉自己:要改变世代困苦的命运,是得出去拼一拼了!在给母亲办完丧事后,他便背起行囊,前往世人向往的淘金之地——香港。


     8
年奋斗 历尽艰辛 
     1979
年,黄成林抵港后,居无定所,生活十分艰辛。幸好后来找到曾执教过他的老师郑培明(饶平浮山人),在其隔壁一处仅有10平方米的木屋暂住。
 
      
说是木屋,其实就是人家堆满粪土的土屋。白天,黄成林到纸箱厂打工;夜里,他用面盆挑着粪土四处寻找能倒土的地方,先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将粪土搬完。
 
      
有了栖身之处,生活总算安顿下来。黄成林首先想到的是那在家乡茅屋破舍下的妻儿。第二年,黄成林申请夫人黄惠兰和3个儿子赴港。当时,大儿子黄天强7岁,二儿子黄百弟4岁,三儿子黄百洲刚出生3个月。一家5口人居住在不足10平方米的木屋内,一住就是8个秋冬。3年后,黄成林又添了个女儿黄丽丽,生活的担子又加重了,他不得不还像在山里耕作那样,披星戴月不辞辛劳地工作,只要能赚到钱,再苦再累的活他都干。
 
      
就这样日复一日,黄成林把自己当作工作的机器,三餐粗茶淡饭节衣缩食,艰难地维持着家庭。那时的他,人穷志不穷,他总是想,有朝一日,苦尽甘来,阴云散去必有太阳出。他不信命运,只相信只要自己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在香港出人头地。为了养家糊口,黄成林每天晚上又推着一辆自制的凉水车到处卖凉水,并自己规定每天要卖到40元港币才回家。
 
      8
年的艰辛,8年的拼搏使黄成林变得更加坚毅,更加执著,更加顽强。
 
      
历经8年的风雨磨练,黄成林终于摆脱了贫困的生活,虽不能说腰缠万贯,却也丰衣足食,稍有积蓄,实现了他到香港的人生初衷,也算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山区农村生活29载,使黄成林养成了不畏艰难,勤奋拼搏,坚忍不拔的秉性。8年奋斗,历尽艰辛,黄成林总算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永大20年创下坚实基业
 
      “
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紧紧联结在一起的。作为港胞,黄成林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香港回归前,黄成林身在香港,爱国爱港爱乡的情怀炽热,坚定不移。他热爱祖国,眷恋家乡,急盼香港回归,总想着为祖国的繁荣和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1986
年,黄成林在香港创办了运输企业并获得成功。祖国实行改革开放后,黄成林几经考察,1988年首次以港商身份到福州创建第一个运输车队——福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福港公司从仅有30辆车起步,不到两年便增加到67辆。
 
      
由于黄成林注重信誉,经营有方,业务迅速扩大,仅18个年头,企业便发展到目前拥有福港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中国明华(香港)运输公司、广东永大运输有限公司、广东华强运输有限公司、广东华海运输有限公司等12家运输公司、320台货柜运输等车辆的庞大规模,在香港同业中引人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香港回归时,黄成林的车队,用了3个月时间为驻港部队运输物资,出色完成中央军委交给的任务,受到驻港部队首长的高度赞扬。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
 
      
黄成林历尽沧桑,艰苦创业,白手起家,以至成就永大集团的创业神话,正应了一句:滴汗润沃土,耕耘成广林。黄成林不仅拥有了自己庞大的企业,同时也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长子黄天强是汕头市政协委员,次子黄百弟是潮州市政协委员,两个儿子都是父亲的得力助手,永大集团的骨干。夫人黄惠兰也在香港公司协助工作,而三儿子黄百洲则在澳大利亚攻读硕士,女儿黄丽丽在日本读大学,膝下还有孙女和孙子,真是幸福一家,其乐融融。
 
      
生活的磨难使黄成林对致富思源、回报社会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解。一次,他回到家乡,父老乡亲的满怀热情深深地打动了他,当他看到家乡的学校那破旧的校舍、残旧的桌椅时,他就想起自己想读书却没书读的少年时代,进而联想到现在家乡的孩子还在这样的危房里上学,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该为家乡捐建一所学校,现在的孩子可不能再受我当年的苦了,孩子没有知识不行啊,我们不能再苦了孩子了!
” 
      2003
年,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饶平县新圩镇中心学校由黄成林捐资360万元港币建成。
 
      
十多年来,黄成林一次次地回家乡,一次次地慷慨解囊,为的是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上好学,以后学有所成,回报社会,报效祖国。同时,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他对家乡经济及社会发展情况了解较多,除了办学之外,改善农村医疗条件等资金缺乏问题常常使他牵肠挂肚。10多年来,他先后捐资1000多万元办学校、建医院、修桥铺路、襄助社会福利事业。其中,捐资新圩镇中心小学360万港元,捐资200万元设立奖教奖学基金,捐资25万元兴建汕头市潮南区希望小学,捐资给饶平人民医院添置医疗设备30多万元,捐资新圩大道建设50多万元,捐资10万元给汕头孤儿院,捐资设立新圩镇老人福寿堂,每年提供资金20多万元基金,对每位已故老人家属提供700元丧事辅助金,捐资家乡修路建桥100多万元……                                                                                       (逸 臣)